2010年12月19日 星期日

外行人洗電路板

這是二專要拿去交專題的作業,原本的打算是找個想做的人一組
這學期沒有多餘的精神浪費在這種東西上面
但是咧~聽到我是這種打算人家就把我扔下了....這也算是學到個經驗了
結果又是找了幾個不會做的同學一組
這專題作業的內容還是錯誤百出,心境是百味雜陳....

這張電路圖是從原廠的PDF檔節錄
原先想說從老師那邊拿資料
這樣省了不少時間
萬用板的試作版做好就打算當成品交了
結果測試失敗....
當時有稍微對一下兩份資料
電路圖與原廠的看起來差不多
後來才發現
老師給資料的腳位與原廠的並不一樣
錯誤的那份腳位並不是像右圖有順序
試作版還花了12小時的手工時間
這叫偷雞不成蝕把米是吧....


以畫圖方式來建立網路表
是比較直觀且方便的方法
在規劃報告中付了這張圖上去
老師硬要挑毛病說他看不懂
那要我來教你怎麼看懂嗎?
我又沒收他學費








將上面自己畫好的線路圖轉換過來
就可以看到元件腳位與拉好的線
接著就把零件擺到下面電路版區域定位















由於耳機的3.5mm座封裝腳位
並沒有建在軟體當中
所以先前以connect元件建立進來















再修改成實際上零件的規格尺寸















像是DC座也是以上面同樣的作法修改
全部元件就定位如同右圖那樣















再來就是拉線了
現在只要是專門畫layout的軟體
都一定會有自動佈線這功能
用這大概可以解決80%的佈線
但畢竟是電腦
就算元件用自動佈置再自動佈線
他還是會有線拉不起來
如同右圖黃綠線交錯的部分








所以這種電腦拉不出來的部分就要手動
不過真不愧是軟體layout
拉出來的線就是長的像電路圖的線
....我在說什麼啊?













佈線時跳過了GND線路部分
把他用鋪上電源層的方式
可以避免佈線佈到死的麻煩
不過這方式有缺點
那已經是在要把零件焊上去的時候
也就在本篇內容之外了









都完成佈線之後,就可以在電路板上留下「XXX到此一遊」的紀錄
這裡咧,由於老師給的資料當中
最重要的IC,名稱是錯的
根本就沒有那名稱編號的IC
所以我也要做出一份錯誤的報告
使用錯誤的名稱就題在電路板上面

用電腦做什麼東西都不是啥大問題
到這裡就輕鬆結束




























手工洗電路板找到不少資料
主要有兩種方法,感光法跟熱轉印法
感光法必須要買感光板跟顯影劑
多一個顯影步驟就是多一個麻煩
所以我選用熱轉印法
看網路上的介紹好像也不是太困難....
實際上不完全是這麼回事



























 



這裡就要提一下網路上的作法了
從轉印開始:

A. 使用 '離心紙' 用橡皮擦過再列印,這個 '離心紙' 應該是 "離型紙" 才對
這就算了,又不是在做紙的~用橡皮擦去擦是說碳粉印不上去才需要
其實掉一點點碳粉沒啥大不了,不影響線路就行了
再說用軟趴趴的橡皮擦的話,有擦過跟沒擦沒什麼差
至於電路板也用橡皮擦?有做過電子廠的人都會有更好的答案吧

B. 使用光面紙/蠟面紙也可以做,因為離型紙不好列印我知道
所以一開使用這方式做,同右圖,但是用光面紙來做的方式幾乎可以肯定
會有過蝕的問題發生,因為轉印後紙的表面也會跟著碳粉黏著
這些紙的部分會影響蝕刻,結果不是過蝕就是橋接

C. 使用護背機來加熱轉印,這點是在某個老字號的論壇
還放了PDF檔做教學的作法,網路上就有人跟著去買了台護背機
結果護背機根本就吃不進去PCB的厚度,更不用說護背機的溫度可能也不夠
來回使用可能轉印會走位,就結果論熨斗才是王道

中間失敗的就跳過,轉印出來完成品同右圖,已經有點pro的感覺了吧


關於蝕刻,網路上有很多作法,也都是有點問題,唯一沒有問題的地方應該是「要加熱」這點,加熱就加速反應,尤其現在是冬天

但是像 "加鐵釘"....可能以前的氯化鐵這招會有用,不與置評
"蝕刻面朝下" 先不說到底刻到哪了看不到,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這招的真正意義應該是「常常拿出來看看刻到哪」這點....

"用毛刷,一次洗半塊電路板" 這種真正高手的招式我模仿不來,是說我還真為此去買了隻毛刷....
但是萬一刷著刷著,阻隔用的碳粉就給刷下來了怎辦?更不用說分兩半洗了

"蝕刻完用菜瓜布刷去上面的碳粉" 不管是用沙紙還是菜瓜布,這樣刷完的銅箔都很難看
如果不做防鏽還特別容易生鏽,更不用說線如果很細的話,還是有被破壞的危險
所以一樣同上,要清潔又不傷銅箔有更好的辦法....

果然是不能光聽別人講就想偷學,還是要動腦才行
一開始照著上面那些「有問題」的方法,洗了1個小時,不是過蝕就是橋接
後來我這麼想,為什麼市售的蝕刻機,一邊洗要一邊打氣泡?
當然我沒有去弄個打氣泡的馬達,只要瞭解他的道理就行了
下面完成品的板子,真的如同蝕刻劑上面寫的,只要6分鐘就可以蝕刻完成了


完全洗好的版本,就算照片解析度不是很高
也可以看得出來線都很明顯,沒有橋接還是過蝕的問題
















局部放大圖,每個接點的中央都可以看得出有個小洞
這小洞的直徑是10mil,是預留給鑽孔時作導引用的
















正面還用同樣熱轉印的方式,把頂面零件絲印給印了上去
電木材質轉印後的附著度很不錯,不用硬刮是不會脫落的
















Update:
最後補上電路完成品照片



















Update 2016:
最近因為興趣,稍微搜尋了下Arduino的資料,有看到一些從電路板開始自製的
回想起來這篇,來補完一下;那時這篇專題作業後來提交時,我們這班有3個人自己洗板
但印象中總共有7、8組人,我跟另一位大哥只洗了自己組的板子,另一位幫2、3組洗
最後另外的2、3組印象中大概就是用洞洞板來製作的

為何提這個呢,主要是想談一下洗電路板用哪種方式才合適的問題,關鍵在數量上
如果大約要洗個500片上下的話,一些PCB廠在網拍上有接單
需注意的是有些台灣接單大陸生產的,來回時間可能稍微長一些;

如果是要洗個50~100片左右的,我推薦使用感光電路板來洗
因為只要印一張投影片就可以一直洗,速度會稍微快一些,但另外有個問題....
之前拿過一些感光電路板洗出來的成品,感覺上銅箔品質很差,不過交作業來說是很夠了 XD
其實電路板上的銅箔是分等級的,以前做某資源回收的時候還用過測厚計
厚度不夠的、還有繃板的(電路板膠合不良)就打到B級去,出貨價格低很多,啊不小心又講古了

如果要洗個10片左右的,就可以考慮上面的熱轉印製作,除了板可以挑好一點的以外
就如同上面專題那張板,我買的是裁切後的A級板殘料,品質光從照片看就可以看出銅箔厚度
上面專題作業的那塊大小,一張A4大小離型紙大約可以做10片,量一多的話列印的部分稍微不划算

最後,如果只要試做個1片2片的話,洞洞板or奇異筆畫一畫就很夠了
上圖這份作業,全班就只有我一個人用軟體LAYOUT+熱轉印電路板
另外2個人在跟我聊專題製作的時候我跟他們這樣說「啊就奇異筆畫一畫就可以洗了啊」
要說小氣自私的話我是不否認,但問題主要是在時間,整個電路製作完還要寫報告
如果說對軟體LAYOUT不熟的話,一個學期的時間絕對是不夠,加上上面洗電路板的那堆錯誤嘗試
當時我還要同時準備國考,還一個人坦整組的專題,就原諒我的自私吧...

最後,當然整篇洗電路板我有很多沒有交代、沒有寫進去的
像是用什麼軟體畫LAYOUT的,坦白說有些人用小畫家也是可以畫的出來,軟體什麼的不重要 XD
另外還有電路板鑽孔的問題雖然沒寫,其實上面我的照片裡有提示到怎麼解決震動問題 XDD
同上以前做某資源回收的時候也順便回收PCB專用鑽針,高速鋼跟鎢鋼的回收價格不一樣
人工要怎麼分辨?我只能用手稱重,比較重的可能是鎢鋼再拿磁鐵吸吸看...
一個人處理一整個倉庫的時光老實說還挺快樂的,雖然老闆常常偷偷從背後突襲有沒有打瞌睡 XDDD

不過沒寫這些細節,向來就是這BLOG的風格,還請找資料找到這裡來的各位見諒了(笑